刑事知识

work lawyer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律知识 > 刑事知识

刑法对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能力是怎么规定的

日期:2025-09-05       浏览次数:
刑事犯罪

我国刑法对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能力是怎么规定的?我国刑法明确了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能力相关规定。犯罪构成有四个要件,包括犯罪主体、主观方面、客体和客观方面。刑事责任能力规定区分了不同精神状态、年龄阶段人群犯罪的责任承担情况。

一、我国刑法对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能力是怎么规定的

我国刑法对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能力有明确规定。

犯罪构成方面,包含四个要件。一是犯罪主体,指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。二是犯罪主观方面,包括故意和过失。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,前者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,后者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;过失则是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,因疏忽大意未预见,或已预见而轻信能避免。三是犯罪客体,即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。四是犯罪客观方面,指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,如行为、结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。

刑事责任能力规定如下: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,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,不负刑事责任;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,应负刑事责任;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,应负刑事责任,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。醉酒的人犯罪,应负刑事责任。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,应负刑事责任。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,犯特定严重暴力犯罪,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,应负刑事责任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,犯故意杀人等特定罪行,应负刑事责任。对依照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,应从轻或减轻处罚。

我国刑法对犯罪构成和刑事责任能力是怎么规定的

二、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年龄的规定是什么

依据我国法律规定,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主要有以下两类年龄情况:

第一,不满十二周岁的人。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,均不负刑事责任。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身心发育尚未成熟,认知和控制能力极为有限,难以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、意义和后果。

第二,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,犯故意杀人、故意伤害罪,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,情节恶劣,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;未符合上述条件的,不负刑事责任。

此外,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,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,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,不负刑事责任。



法律专题: 刑事犯罪
Image

写下您的需求
相信我们能做的很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