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差遭性侵女高管丈夫发声:“99.99%人会支持爱人”,出差遭性侵认定工伤案再引热议!

事件详情
前段时间“女高管出差遭性侵被认定工伤”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,就在刚刚女高管的丈夫出来回应:99.99%的人都会去支持自己的爱人,劝离婚的人是当笑话在看,说话不经过大脑。假如你的孩子受到校园霸凌,你会把他遗弃吗?不禁又让我们重新记起这一件事情。
2023年9月,作为公司销售总监的崔女士受公司指派赴杭州出差,期间参加商务宴请后醉酒,遭到公司实控人(总经理)王某性侵。2024年4月,法院审理认定被告人王某强奸罪事实成立,判其有期徒刑四年。
然而,事情并未就此结束。2024年4月18日,公司以“未遵守请假制度、无故旷工”为由,将崔女士强制开除。崔女士随后开启了工伤认定的漫漫维权之路。
今年8月,崔女士通过社交平台称,涉事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,意味着此前法院判决已生效,她所受的伤害被认定为工伤。由此,她成为中国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案受害人。
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
在这起案件中,崔女士的工伤认定依据主要是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第十四条第(五)项规定:“因工外出期间,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,应当认定为工伤。”
从法律角度来看,崔女士受公司指派出差,参加商务宴请属于工作内容的一部分。在这个过程中遭受性侵,符合“因工外出期间,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”这一情形。虽然公司曾以“醉酒不得认定工伤”等理由进行抗辩,但法院认为,崔女士醉酒与其被强奸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,故醉酒不应成为阻却其被认定工伤的原因。
工伤认定的常见情形及法律知识解读
1.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,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:这是最常见的工伤认定情形。例如,工人在车间操作机器时受伤,就属于此类。这里的“工作时间”“工作场所”和“工作原因”需要综合判断。
工作时间不仅包括正常的上班时间,还包括加班时间、临时安排的工作时间等;工作场所也不限于固定的办公地点,与工作相关的场所都可能被认定为工作场所。
2.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,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:比如,员工提前到公司做上班前的准备工作,如打扫工作区域、调试设备等,在此过程中受伤,也可认定为工伤。同样,下班后进行收尾工作,如清理工作现场、整理工具等受伤,也符合工伤认定条件。
3.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,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:像保安在执行安保任务时遭受暴力袭击受伤,教师在课堂上制止学生冲突时受伤等,都属于这种情况。这里强调的是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的意外伤害。
4.患职业病的:如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,因接触粉尘、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、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,被诊断为职业病的,应当认定为工伤。例如,煤矿工人患尘肺病、电子厂工人患铅中毒等。
5.因工外出期间,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:除了上述崔女士的案例,还有如员工外出参加培训、会议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受伤,或者在外出工作时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的,都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。
6.在上下班途中,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、客运轮渡、火车事故伤害的: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要求是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。比如,员工在下班途中被闯红灯的车辆撞伤,经交警认定对方负主要责任,那么该员工就可以认定为工伤。
女高管出差遭性侵被认定工伤这一案例,为职场性侵受害者的权益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。同时,也提醒广大劳动者,了解工伤认定的相关法律知识,在遭遇工伤时能够及时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